“东江河畔好地方/铭德开基在仙塘/开枝散叶五百年/南园古村映红光……” 12月9日,广东省第一首村民集体创作的村歌——东源县仙塘镇红光村《南园民谣》正式发布。省委委员、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胡钦太,广东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谢锦群,河源市委副书记吴青川,东源县委书记秦卫民等出席发布会。

《南园民谣》是广东省第一首村民集体创作的村歌,其创作由广东工业大学“双百行动”工作队和北京爱故乡村歌计划联合发起,通过村歌集体创作工作坊开展田野调查,组织退休干部职工、企业乡贤、创业青年等共同参与创作而成,集中展现了古村历史文化、乡土风物、特色小吃等内容。

法学院党委响应学校党委的号召,积极投身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派出社工系党支部向鑫同志加入工作队,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东源基层治理,村歌的创作和传唱正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社工助力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

发布会上,红光村村民集体献唱《南园民谣》,分享《南园民谣》的创作故事,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在村歌共创环节,我们通过微信工作群号召全村村民参与,讲生活故事、讲村事村史、讲发展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人心凝聚起来了。”向鑫老师说,希望《南园民谣》成为南园古村的宣传曲,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感受古村之美,也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为这片土地注入活力。

法学院党委将继续通过党建赋能,发挥专业优势,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并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法治宣教与法律咨询、乡村振兴公益创投等,助力东源基层治理,推进“百千万工程”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