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我院研究生学术沙龙在图书馆龙洞校区馆七楼会议室成功举办。图书馆馆长房亚明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衷华副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位志教授、我院副院长李志明教授、我院院长助理谢郁副教授等老师以及来自于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6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学术沙龙。

本次学术沙龙由我院房亚明教授主持,我院五位研究生围绕“面向现代化的超大城市治理”主题分别做了深度的分享。2021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王子璇以《超大城市基础设施韧性体检的优化策略》为题从当前超大城市开展基础设施韧性体检的实践状况、超大城市基础设施韧性体检存在问题、面对韧性治理的目标超大城市应该如何优化基础设施韧性体检等方面展开分享。2021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古慧琳围绕《数字治理赋能超大城市组织韧性的作用机制》进行报告,提出“组织韧性”是超大城市面对逆境应当具备的抗逆能力合集、数字治理是解决超大城市组织脆弱性的有效策略、超大城市组织韧性构建应以数字治理为手段从五大作用机制展开、数字治理是提升超大城市组织韧性的重要手段但非唯一的决定因素。2021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王佳宝分享了题为《回应与变革: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城市管理组织制度的变迁研究》的报告,认为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必须在政治领导、公共价值、结构再造、动态治理、技术要素等维度建构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图景。2022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黄渝作了题为《人口、空间与规模:超大城市行政区划结构优化研究》的报告,认为面向现代化城市治理的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必须符合国家结构设计与国家发展战略,因时因地,民主科学调整,进而推进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2022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杨月榕分享的题目是《城市社区治理中基层政府职能优化研究》,认为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需要党委领导和政府负责的核心作用,建立多元沟通、协商平台,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作为支撑,打破信息壁垒,加强政府的回应能力。





五位研究生围绕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不同问题及解决路径进行分享之后,李志明教授、陈位志教授、衷华副研究员、谢郁副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学术经验和专业知识,就分享报告的理论基础、框架结构、逻辑思路、专业性、学术性、规范性等方面对五篇论文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和指导。现场气氛热烈,参与沙龙的研究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思想火花在交流中激荡。
本期沙龙是我院建院二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学院有组织培养研究生人才成果的展示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