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生:
2026年我校将继续加大“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的招收规模,凡有机会获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欢迎广大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踊跃报名!
一、学院介绍
(一)学院概况
法学院秉持“厚德、明法、守正、笃行”的院训,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精法律、知工业、懂科技的复合型卓越法治与社会治理创新人才。现有法学、社会工作 2 个本科专业,设有“湾区治理”微专业 1 个,有社会工作、法律硕士2个专业硕士点。法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共关系学》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宪法学》《公益项目管理》被认定为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二)师资团队
现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0名,博士研究生导师4名,博士后合作导师1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80%。学院现有校内硕士研究生导师30名,校外硕士生导师71名。教师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中国法学会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南粤优秀教师”“广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学校首届“教书育人奖”获得者等。同时有多名教师被聘为各类省级机构咨询专家,并有教师担任广东省法学会医药食品法学研究会、广东省法学会工业法治研究会会长等。教师发起创办的社会服务机构效益显著,受到政府和业界好评。
(三)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工业大学人权法治研究中心”“广东工业大学网络和数据法治研究中心”、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治理与法治保障研究中心”、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数据法治研究中心”、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数字经济与数据治理实验室”( 分室 ) 等省级研究平台。另有民政部“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和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基地”。
(四)学术成果
近年来,学院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含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7项。同时,教师在高水平论文发表,咨询报告获国家级、省部级领导批示、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数据法治、湾区治理、人权保障等领域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
(五)人才培养
学院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合办法学(中澳班),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托马斯大学法学院达成“3+1”联合培养LL.M硕士合作项目协议,与澳门大学法学院、香港协青社、台湾亚洲大学等高校和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不定期组织学生出境访学交流。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通常为3年,可延长学习期限2年。实行双导师制,1位校内导师,1位校外导师。本学院研究生培养主要特色如下。
1.聚焦理论研究、自主创新与实践能力。注重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的交叉融合,培养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
2.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密切合作搭建育人平台。面向实践前沿,强化问题导向,与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行业组织与社会服务机构密切合作促进研究。
3.学院积极拓展学生专业实习、实践和培养平台,与广东盈隆律师事务所、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通过加强与境内外高校合作和交流培养高层次、宽视野、研究型人才。
(六)就业前景
研究生就业情况理想,主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城市就业。就业分布于地方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社会管理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国有企业等单位,就业率高,就业竞争力强。
(七)学子风采
法学院为学生提供广阔平台,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竞赛等系列活动,坚持培养卓越法治复合型人才和社会工作创新型人才。学生荣获第九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国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广东省分赛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广东赛区)一等奖、“小包公杯”法律实证分析征文比赛(全国赛)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国家级省级奖项。近三年,应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保持在 95% 以上,法学专业学生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为 50%,社工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高达 22%。“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周小燕、“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标兵”罗伊淋、“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汉良等一批优秀校友活跃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二、招收对象及条件
(一)招收对象:
1.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的2026年全国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其他符合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条件(如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等)的人员。
(二)招收条件: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政治思想品德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未曾受过学校行政处分。
2.身心健康,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完成研究生学业。
3.已获得本科所读高校推免生资格,或其他符合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条件。
三、招生专业

四、申请与招收程序
1.申请免试攻读我校2026年研究生均需在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预推免报名系统(电脑端登录,网址:https://ehall.gdut.edu.cn/gsapp/sys/yjsbmxsd/entrance.do)进行网上报名(含本校推免生)(具体操作指引请见附件)。申请人填写《广东工业大学2026年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申请表》(见附件),纸质版于复试时提交。
2.申请人通过预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申请资料,包括学生证、身份证(正反面)、本科学习成绩单、英语等级证明(四六级或者托福雅思)、其他学术论文或获奖证书的扫描件等材料。每个电子版文件采用pdf文件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2M为宜。
3.请意向申请考生务必在9月18日前在我校预报名系统完成报名工作。我校将于9月中下旬起陆续开始复试资格审核,初审通过后,学院将联系考生通知具体复试时间及安排(线上或线下复试)。
4.收到我院复试通知的申请人应及时登录学院网站查阅所报读学院公布的复试办法,根据复试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并按时参加复试。
5.通过我院复试并拟接收为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考生,必须于9月22日登陆“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 填写报名信息,并选报我校。我院将在系统功能开通后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及“待录取通知”;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在“推免服务系统”接受“复试通知”及“待录取通知”。
6.请考生在接到待录取通知的24小时内系统确认录取,否则视为放弃。
注:材料须保证真实,严禁学术不端。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纸质版复试时提交。
五、奖助体系

六、特别提醒
1.所有推免生须在教育部系统开通后履行正式报名程序。
2.关注学院官网/邮件/电话通知,避免错过复试安排。
七、学院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0-87587974(黄老师);13316284040(李老师)
学院官网:https://law.gdut.edu.cn/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迎龙路161号广东工业大学(龙洞校区)实验楼C1-205(邮编:510520)
八、以上信息如与上级和学校不一致,请以上级和学校信息为准,具体请访问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w.gdut.edu.cn/info/1135/8125.htm
九、相关附件
附件1:广东工业大学2026年接收推免生预报名操作指引
附件2:广东工业大学2026年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申请表